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报道详细

带着病妻去基层

发布时间:2016-06-23 00:00 本文来源: 成都日报

                                                                                                                                                  ----市三医院一个基层党员践行承诺的故事

张震全身心投入到市三医院都江堰分院的工作中

张震全身心投入到市三医院都江堰分院的工作中

张震全身心投入到市三医院都江堰分院的工作中

记者  邓晓洪

    在风景如画的都江堰,丈夫推着妻子在春日微风中散步……殊不知,这幅恩爱画面的背后,藏着的却是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一边是无法丢下的基层患者,一边是生病的妻子,两边都是无法割舍的情与爱,面对于此,“80后”医生张震的选择是:带上病妻下基层!

    2014年,市三医院全面托管阿坝州林业中心医院,增挂市三医院都江堰分院。两年以来,市三医院前后派出近300名专家和医护人员长期驻扎于此。远离父母爱人、舍弃团圆时光,他们和张震一样,默默地在基层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对病人的这份坚守,织成了基层群众生命健康的保护网。

A.放不下基层病人 带着病妻去工作

    张震原为市三医院心内科医生,今年被派至市三医院都江堰分院。这里的病人绝大多数是从阿坝州各县过来的,他们远赴成都,就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

    和很多人一样,张震初到都江堰时对这里的印象也仅仅是“旅游度假胜地”。不过,他并没有时间去欣赏美景悠闲享乐。医院在被托管前,存在管理不规范、医疗技术薄弱、设备落后等诸多问题,张震作为一名心内科专家,他还身兼医院院长助理职务,对市三医院都江堰分院存在的诸多问题,他没有显出慌张和焦躁,而是静下来理清头绪,分别开展工作,目的就是为了阿坝州的病人们能够得到良好治疗。

    就在他刚到都江堰履职的第一个月,妻子生了重病。 “她那天来都江堰看我,说肚子痛,但我没有太多重视。”张震说,医院的事情千头万绪,很多都等着处理,第二天他就让妻子自己回了成都。

    不料,第二天病情加重的妻子直接进了医院,从挂号、排队、做检查到办理入院手续,此时最需要丈夫陪伴的妻子只能孤零零一个人。直到第二天中午查完房,办理好交接手续后,张震才请假抽空赶回成都。

    赶到医院,见妻子独自躺在医院过道的陪伴床上,眼神里满是恐惧和不安,张震的内心充满了愧疚和自责。但病痛中的妻子没有一句抱怨,反而是对他的心疼,一直轻声安慰“没事,别担心,我还好。”

    作为医生,张震曾无数次和危重病人家属沟通;但作为家属,他是第一次听医生交代病情、签署病危通知书,沟通手术方案时,他心中五味杂陈。

    他原本应该陪着妻子在第二天做完手术,但那天,阿坝林业中心医院已提前安排了查房和会议。此时的他,异常无助。无奈之下,张震只能向远在长沙的父母求助。他的父母马上订了最早的航班赶赴成都……

    因为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张震能够继续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可就当所有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父母回到长沙时,他的妻子却又因脚部疾患再次入院,术后无法行走,需要有人全程照顾。

    这是一个让人纠结不已的问题:一边是放不下的病人,一边是离不开的亲人,如何平衡?纠结之下的他,想到一条万全之策——将妻子带到都江堰分院,既不耽误工作也不耽误照顾,“平时她在宿舍休息,下班后我再推着她去吃饭。”

B.发现隐患 质控把关 为病人节约开支

    一个月的时间,妻子在慢慢康复,张震的工作也在持续进行。甚至在看他用轮椅推着妻子就餐时,还有很多同事在纳闷儿。一切看似平常,但背后的辛酸和劳苦只有张震自己知道,可他却从不向身边人抱怨,工作上也绝无疏忽,甚至做得更好。

    因为医院前期管理上存在的不规范,导致在书写病历这个环节上出现许多问题。而病历作为医护人员在诊断工作中的一份全面总结和记录,它既是确定诊断及制定治疗和预防措施的依据,也是总结医疗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进行科研的重要资料。

    张震意识到病历质控不规范存在的医疗隐患,在他的建议下,医院成立了病历质控小组,该小组由四位专家共同组成,其主要职责是每周对各科室出院病历随机抽取20%进行点评和质控,一旦发现问题立刻返回主管医生处当即整改并持续改进。

    很短的时间,病历的管理便从不规范到规范:各科室设立病历交接本,病历由护士上交主管医生,后者检查后上交科室主任,最后上报至医疗组长处,每一次交接过程中都需要签字确认,并保证时效性。在这样严格的层层把控下,医院病历管理不仅有效防范了医患纠纷的发生,而且让部分病人在转诊治疗时减少了不必要的检查和费用的支出。

C.强化细节 开启心肺复苏“都江堰模式”

    阿坝州地处高原地带,全州13个县市共计15万退休人员长期居住在都江堰,他们当中大部分退休人员选择就医地就在市三院都江堰分院。这样一来,需要医院拥有更好的服务。

    张震提出“对待病人如亲人、病人医护一家人”的服务理念,让每一位来院的病人要知道他的“家人”都有谁、他的“家人”叫什么名字、他的“家人”是做什么的,这样就有了病人入院后从办公护士、主管护士、主管医生、医疗组长向病人作自我介绍的环节,让每一位来院的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张震的这种服务理念,体现出他的大爱精神,作为一名“80后”基层党员,他的细心和严谨让在医院就医的群众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市三医院都江堰分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其医疗技术相对薄弱、医护人员理论知识不够丰富,这一切都被张震看在眼里,他一直思索着要怎样才能改变弊端。“暴露问题咱不怕,有问题了拿出来晒一晒,不逃避,不推诿;让每一个问题的发生得到及时的解决,让每一个解决的方案成为工作要点,让下一个问题的发生被扼杀在摇篮。”

    因而在一次全院办公会议上,张震提议医院举办全院医护人员心肺复苏培训班,全体医护人员参加培训和考核,考核成绩直接与年终评议挂钩,让每一位医护人员学做结合,理论和实践并行;经医院领导班子同意,由张震和同来自市三医院,在市三医院都江堰分院担任急诊科主任的钟文共同担任培训班的老师,开启了为期两个月的心肺复苏、电复律、抢救流程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培训结束后,全院医护人员的危重病人抢救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病人的安全更能得到保障,这是最大的收获。”面对成效,张震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样的培训和考核在市三医院都江堰分院形成了模式,全院上下在以张震为代表的市三医院专家们的带领下,开展了多层面、多成效、多方位的培训班,让每一位医护人员能够具备承担医院及周边的突发事件的急救能力。

D.“张震们” 留下的不仅仅是感动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张震仅是300名市三医院先后派出的医务人员的一个缩影。

    张震已经是市三医院派驻都江堰分院的第三批专家,在此之前,每一批派驻的专家里,都发生着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心内科专家李锦和丁寻实分别是第一批和第二批派驻的,他们有个共同点:家里都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在成都市区上班,下了班还可以帮助家里带带孩子,减轻家里负担,但派驻都江堰分院后,彻底打乱了节奏,这一“乱”便是半年。但他们的困难从未向人说过,周末加班不能回成都,他们的爱人或者老人便将孩子带到都江堰,算是一种团聚。

    舒英是市三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她是第一批进驻都江堰分院的,她的孩子尚幼,没读幼儿园。为了照顾孩子,她在都江堰悄悄租了间房,将母亲和孩子接来,建立了一个“临时根据地”。而这一切,医院此前没人知道,当她在基层工作时间到期回到城里时,大家才得知这一消息。

    市三医院都江堰分院副院长孔斌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今年4月4日,血透科副主任何华琴正在上班,突然接到老家打来的电话,通知她外婆去世,让她赶紧回家奔丧。她从小由外婆带大,感情非常好,接到电话,她的眼泪扑簌簌地流下来,赶紧向医院请假。但她的告假面临一个问题:血透科刚刚建立不久,有17名病人在接受血透治疗,5台机器一天轮流转,加上专业医疗人员欠缺,一个萝卜一个坑,特别忙,如果她一告假,病人的治疗就将受到影响。所以当领导将病人面临的治疗问题告诉她后,她默默地将请假条捏成一团攥在手心,擦掉眼角的泪水,重新回到岗位上,面对病人的时候,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说到这个故事,孔斌一度哽咽,眼泪止不住地冲出眼眶,“医务人员为病人付出的,病人从来不知道,他们也从来不声张,只是默默地在岗位上努力工作着。”孔斌说,医务人员之所以如此忘我,跟都江堰分院党支部书记张力也有关:“他父亲身患癌症,经常要住院,即便如此,他也不能陪伴尽孝。他把自己所有精力全部投入到基层医院的管理当中了!”

E.两年合作 基层医院旧貌换新颜

    市三医院都江堰分院(阿坝林业中心医院)对阿坝州的人民来说,起着桥梁作用。

    2014年,按照《成阿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市三医院全面托管阿坝州林业中心医院,增挂“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都江堰分院”牌子,拟用5年时间将其建成为三级医院,以帮助基层患者真实享受成阿战略合作中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实惠。

    通过近两年的努力,该院开通全省医保异地联网结算、急诊科血透室等从无到有、门急诊人次增幅164.29%、体检人次较托管前上涨248.44%……一个个医疗变化提升、一组组数据急速上浮,刷新着市三医院都江堰分院一个又一个历史。“这与医护人员的奉献和付出,以及对岗位的坚守分不开。”市三医院都江堰分院副院长孔斌介绍说,市三医院在派驻专家团队实施管理移植、专业指导、技术渗透、人才交流和流程规范的同时,建立起上转危重病人和下转康复病人的绿色生命通道,为阿坝州疑难危重病的救治提供了医疗保障。

    市三医院以真实行动及实质改变响应“分级诊疗”模式,为阿坝州基层群众的健康筑起基础保障,这个保障,越来越坚固。(邓晓洪 吴勰 文/图)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带着病妻去基层